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文  English
交流互鉴 探索未知
人工智能内容生成 (AI Generated Content)
与跨文化艺术创意、制作与传播沙龙
学术回顾

5月28日上午,“跨文化艺术创意、制作与传播论坛暨国际艺术实验联盟成立十五周年纪念研讨会”之青年论坛——“人工智能内容生成(AI Generated Content)与跨文化艺术创意创作、制作与传播沙龙”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均斋报告厅成功举办。论坛汇聚优秀青年学者、行业青年领袖和艺术从业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探讨创新发展和潜在趋势,拓展未来合作与未知领域。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艺术教育系主任佟佳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创意实验室主任高峰担任学术主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均斋报告厅会场


佟佳家担任沙龙学术主持

高峰担任沙龙学术主持


林立敏发表题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剧场与知觉制度化新型态”的主报告

沙龙开场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林立敏发表题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剧场与知觉制度化新型态”的主报告。她首先简要介绍了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以及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 发展的现状及社会接受程度,分析了戏剧艺术本身的特性和与AIGC 结合的可能性。紧接着,林立敏分两个阶段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剧场项目的实验过程进行了回溯,阐释了创新的艰难历程。最后,她认为,项目通过建立作者、角色、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一种全新关系,已经将戏剧从传统的表演与观看转向了共同创作,并改变了现有剧场的时空设置,这将对剧场知觉制度产生革命性变化,亟待进一步探索。


侍莹莹发表题为“用歌剧讲好中国故事”的演讲

国家大剧院品牌中心副主任侍莹莹做了题为“用歌剧讲好中国故事”的分享,聚焦于中国歌剧的海外传播。她以视频形式回顾了国家大剧院建院 15 年来在跨文化传播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的歌剧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具备世界一流的艺术水准,巧妙利用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体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追求。在谈到跨文化传播工作的个人体会时她表示,第一,要坚持文化自信,相信艺术无国界;第二,要找准传播切入点,不需用力过猛,用海外观众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第三,要了解国外文化传播体系的运行规则;第四,要建立知华、友华的国际朋友圈,让外国人来讲中国故事。


陈艳红发表题为“中国品牌国际传播力案例研究”的演讲

新能源与自动驾驶技术使汽车从交通工具变为颠覆人们生活方式的文化品牌,中新经纬研究院秘书长陈艳红基于财经视角的观察,以车企品牌的海外传播为例,发表了“中国品牌国际传播力案例研究”的演讲,从四个维度分析了新能源车企作为文化品牌的海外传播功能和策略。陈艳红认为,经过多年的政策加力和企业耕耘,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参与全球竞争有集团优势,但要巩固和增强这一格局,从产品力转化为品牌力,需要解决文化差异、渠道空白和人才匮乏等问题,还会面临地缘政治、经贸规则的调整,要锚定目标、积极创新,才能成为真正有竞争力的全球品牌。


沙呷阿曳发表题为“数字世界里的现实和现实世界里的数字”的演讲

云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原副总监,上海福煦影视、上海昆阅品牌管理公司总经理沙呷阿曳以“数字世界里的现实和现实世界里的数字”为题,探讨如何生活在一个智“能”的时代。她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介绍了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场景和产品;随后表达了对于Chat-GPT 的观点,认为其最大的意义之一在于把智能从人的专属能力变成了人类的能源。在面对“该如何面对今天这场巨变?”的问题时,她借用一段话表达“面对新技术,保持开放和好奇,积极尝试,但不要过分焦虑,自乱阵脚。未来的 AI 就像火与电,人人都能随取随用,它会削平一切虚妄的起伏,而那些深深挖洞的人不在乎。”


戴崧楠发表题为“最好的时代——人工智能与内容创作创业”的演讲

杭州修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戴崧楠基于“最好的时代——人工智能与内容创作创业”进行了分享。他先界定了内容创业的概念,结合自身在短视频行业的创作工作经历,认为人工智能实现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播平权”,促使内容创业成为可能。当面对“人工智能对短视频创作创新帮助如何?”这一疑问时,他表示,目前 AIGC 缺少微表情和情绪共鸣,并且无法解决口播类视频的核心痛点——文本。人工智能给创业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在内容创作上还存在短板,他期待着未来中国互联网能够更加开放,能够让人工智能工具更好服务于人类。


娜日发表题为“国家大剧院联合制作项目情况介绍及舞台技术实践”的演讲

国家大剧院剧目制作部高级主管娜日发言的主题为“国家大剧院联合制作项目情况介绍及舞台技术实践”。她通过国家大剧院的宣传片导入,总体概览建院15 年来在歌剧制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引出国家大剧院联合制作剧目的发展历程。娜日总结,剧院的整个歌剧联合制作经验分为三个阶段,最初是萌芽阶段,全盘引入外来剧目,学习歌剧制作方法;其次是成长阶段,学习制作的流程和规律,吸取先进经验,储备艺术家资源;之后达到成熟阶段,具备独立出品和文化输出的条件,具有与世界主流国家顶级艺术家、演出团队、演出场所等谈判的能力。


王晨雅发表题为“跨文化视角下的博物馆文化生产力与传播力”的演讲

来自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王晨雅以“跨文化视角下的博物馆文化生产力与传播力”为题展开分享。她认为,博物馆是重要的跨文化交流媒介,文化生产力和传播力是提升博物馆跨文化影响力的关键。王晨雅表明,策展是博物馆的核心生产力,跨文化展览策展是处于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再生产过程,需要注重文化内涵的提炼度、展品选择的经典性、文化语义的准确性文化情境的丰富性;展览机制是博物馆文化策略的重要保障,整体输出、交流合作、战略合作分别对于博物馆有不同的意义价值;媒介融合是提升传播力的未来趋势,要打破固有的边界意识,形成以展览为中心的文化生态。


林立发表题为National Identity in Cross-Cultural Artistic Communication的演讲

青年古筝演奏家、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学术期刊Strife高级编辑林立发言的主题为National Identity in Cross-Cultural Artistic Communication。基于她的学术研究和在国际舞台的艺术交流实践,林立认为,在讨论跨文化交流时,大多存在两种偏差,一是过于追求跨文化交流的目的性,忽略了其自然流动达成双向认知的必然属性;二是过于强调跨文化交流行为者的身份属性,忽略了身份属性的自然张力与吸引力。跨文化交流的本质是双方的、双向的,彼此用最真诚的自我呈现,共同达成对方的认可,而这种自我呈现和共同达成认同的内在逻辑,正是对自我身份的“搁置”。跨文化交流的最终意义应该是在艺术中找到一种更加忠实于自我内心世界的爱、理解和认同,同时拥抱世界的差异所带来的思想激荡和认知多样性。


龙明发表题为“沉浸式戏剧:年轻人的新宠”的演讲

沉浸式体验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龙明带来分享“沉浸式戏剧:年轻人的新宠”。他首先从自己的角度阐明了沉浸式戏剧的定义和逼真的环境与⻆⾊、观众参与和互动的机会、情感共鸣和体验等特点,认为沉浸式戏剧的吸引力在于激发年轻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起情感共鸣和深入思考,促进社交互动和共享。随后分析了沉浸式戏剧的发展趋势,表现在技术的应用,扩大影响力和参与范围,创新和个性化的表达⽅式。最后从“创造⼒和想象⼒的激发、⽂化审美和艺术体验的改变、发展才华和个⼈成⻓的平台”三个方面总结了沉浸式戏剧对于年轻人的意义。


管曦发表题为“电影叙事中的多维度跨文化实践”的演讲

管曦导演工作室导演管曦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创作分享了“电影叙事中的多维度跨文化实践”。她谈到,在学习创作过程中,“跨文化” 的概念从一个学术名词变成正在进行时,自己也一步步不断加深对于跨文化的理解。她讲述了在创作《Looking attheStars》、短片《曼陀罗》、长片电影《酥油》以及帆船环球旅程中的故事,这些经历让她意识到:跨文化是一个辩证的存在,它可以是壁中的桥梁、是打破后殖民的文化自信、是从“他者”走向主体的起点。最后,管曦导演希望带着以往跨文化的经验回归本土,向世界讲好属于普通人的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张子涵发表题为“未来的艺术展览”的演讲

ONEK MR+ 创媒体研发中心总经理张子涵发言探讨了“未来的艺术展览”。他简要介绍了自己为期10 年的电影制片人从业经历和职业转变的原因,然后借自己参与创作的产品“希腊神话数字艺术嘉年华”项目分析了虚拟现实、AIGC 技术发展对于艺术展览的应用与影响。最后他从未来艺术展览的发展趋势、技术现状、机会与挑战等方面进行阐述,以 MR(混合现实技术)展览为例,认为其重新定义了空间,创造了可以触摸的艺术品,拥有更强的巡展复制性,让观众不只看进画里,还可以走进画里。张子涵认为,自己和团队在不断探索现有技术的边界,并坚信必将创造一个全新的未来。


林方发表题为“产教融合是表演艺术专业培养跨文化能力的重要路径”的演讲

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林方发言的主题为“产教融合是表演艺术专业培养跨文化能力的重要路径”。她的分享基于自己的研究项目,对产教融合前期研究工作进行了概述,就表演艺术专业产教融合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理论模型,就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的调研工作和成果进行了汇报展示。在谈到产教双方的互动机理与内在逻辑时,林方从产教双方在跨文化能力培养中的相互赋能、产业主体推动跨文化能力应用的纵横拓展、产教融合为跨文化能力培养提供多维平台、跨文化能力在产学研进程中实现内生增长四个维度表明观点并作出展望。


张璇发表题为“可视化技术在大学艺术教育课堂中的应用”演讲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雅博士后张璇以“可视化技术在大学艺术教育课堂中的应用”为题进行分享。她介绍了自己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的学习背景,以及作为一名独立教师在本科生教学工作中的经历。她在一门要求大家讨论社会正义与艺术教育之间关系的课程中,意识到大多数学生害怕谈论社会公正问题,因为他们不想深入挖掘自己的个人经历、社会经历,而大多数老师也不想触及有争议的和成功敏感的社会公正问题。由此,张璇思考当代艺术对于学生的理解和表达有什么样的作用,并尝试将数据可视化技术应用到艺术教育中,开发了新的课程形态。


ChristianLanger发表题为 Obelisks in AI-created Artworks 的演讲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雅博士后 Christian Langer 发表了题为 Obelisks in AI-created Artworks 的分享。他讲述了自己与人工智能软件Midjourney 关于方尖碑的对话和基于此进行的艺术创作,在整个过程中,他发现人工智能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并不断调整给出的指令,最终也没能画出真实存在的方尖碑。Christian Langer认为,人工智能艺术擅长于创造幻想,但目前还不能呈现真实存在的古代世界,还不能取代人类,不过这些缺点可能只是暂时的。他设想人工智能反映了人们对所有事物的普遍理解,而不知道具体细节,从而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生成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智能反映了与我们自己的思想相呼应的平均感知。


鞠高雅发表题为“跨文化艺术交流研究的传播学新思路——对“三种话语”机制的完善”演讲

天津美术学院讲师鞠高雅分享的话题为“跨文化艺术交流研究的传播学新思路——对“三种话语”机制的完善”。她概括介绍了艺术表达与文化研究的传媒化倾向,认为对当前文化艺术现象的研究是基于现代传播手段和媒介的新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从象征形式的传输角度理解文化艺术的传播的路径。简明阐述了麦圭根“三种话语”(即国家话语、市场话语和市民交流话语)理论的概念、发展以及三种话语之间的权力关系。基于研究和思考,对于“三种话语”理论在跨文化艺术传播中的应用提出了新的理论模型。


刘义菡发表题为“跨文化语境下AIGC 与表演艺术观众体验”的演讲

蒙特利尔高等商学院博士后刘义菡以“跨文化语境下AIGC 与表演艺术观众体验”为题进行分享。她提出三个研究问题:AIGC 与传统内容创作的区别及优劣势、AIGC 在表演艺术中的应用范围、AIGC与表演艺术观众体验,并以认知偏差理论和顾客期望理论作为支撑。她认为,AIGC 能够帮助人类解决一些复杂、困难、重复的问题和任务,提高效率;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丰富生活和体验;挑战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但可能会取代人工;削弱判断和思考;干扰认知和感知;威胁安全和隐私。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但关键技术还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罗慧蕙发表题为“文化艺术产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现状与展望”的演讲

上海交通大学-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博士后罗慧蕙讨论的话题为“文化艺术产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现状与展望”。她首先从研究背景入手,梳理了数字技术的发展阶段(1946-1970年计算机阶段,1969-2015年互联网阶段,2016 年至今新一代信息技术阶段)以及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升级历程。接着从全球的研究情况进行文献梳理和分析,国际学界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视角,分别是管理学、传播学和技术视角,而中国学界目前对于文化艺术数字化的探讨发文情况与我国政策的提出息息相关。最后,罗慧蕙对数字化研究的趋势作出判断,并表达了学者与业界联手进行合作研究的期望。


石昆发表题为“数智时代的原产国效应与文化形象”的演讲

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石昆基于“数智时代的原产国效应与文化形象”向大家展开演讲。她开场指出一般领域原产国效应的研究思路,以此引出自己在博士生毕业论文中聚焦文化艺术产品/作品的研究思路、建构起的理论模型、面对研究局限作出的解决方案等。石昆认为,原产国效应不只是一个研究“过去”的议题,研究默认“形象”作用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文化与个体心理相互构建的过程,有审美的生物特性和远端文化影响的静态性,但数字智能时代是一个关乎速度、变化的时代。这让“原产国”从一个关乎“过去”的议题,变为一个关乎“变化”的议题。


戴茜发表题为“跨文化人工智能生成艺术建构融文化品牌价值”的演讲

珠联璧合(重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品牌总监戴茜从“跨文化人工智能生成艺术建构融文化品牌价值”的角度进行分享。她首先对发言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从媒介和跨文化互动角度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她对比了人类艺术家和 AI “画师”的创作,并展示了自己借助 AIGC 制作品牌视觉的过程和成果。最后,戴茜表示,跨文化的概念只属于需要经验才能成长的人类。 AI 没有国籍,没有背景,没有年龄,没有个人偏好,在跨文化语境中,它体现了一种统一感和一致性。人工智能成为人类走向多元文化共存和融合的向导,给我们上了最好的一课。


王慧敏发表题为“我们何以信任智能传播的新主体?——关于人机关系的思考”的演讲

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慧敏就“我们何以信任智能传播的新主体?——关于人机关系的思考”进行了探讨。她从一个ChatGPT 对话的小故事切入,引出对人机信任问题的思考,并借用一位意大利学者提出的在有效人机交流中应该具备的三种“商”,分别为 IQ(Intelligent quotient)、EQ(Emotional quotient)、 TQ(Trustworthyquotient),说明技术信任的重要性。最后,王慧敏总结提出人机之间的信任生成分成三个阶段,初始信任阶段(Initial trust)、即时信任阶段(Instant trust)、信任校准阶段(Trust Calibration)。王慧敏引用德国社会学家卢曼回应我们是否可以信任AI的问题:“信任是减少复杂性的⼀种更有效的形式”。


王一楠发表题为“数字游戏商业模式演变中的跨文化变奏”的演讲

青藤文化创始人王一楠分享的主题为“数字游戏商业模式演变中的跨文化变奏”。他以《王者荣耀》决策智能“绝悟”的深度强化学习技术被迁移至医学领域,《逆水寒》NPC 完全由 AI 驱动跟玩家互动等案例为据,说明数字游戏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技术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数字游戏的艺术创作层面、玩法机制层面、商业模式层面都包含着不同文化的审美观、历史观、价值观等差异,体现出了与跨文化交流之间复杂而紧密的关联。


FrancoisColbert教授做学术点评

DanWolman做学术点评

高峰做学术点评


在所有演讲嘉宾的分享结束之后,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学会主席FrancoisColbert教授,以色列著名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 Dan Wolman,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创意实验室主任高峰等对演讲内容进行了学术点评。Colbert 认为,人工智能绝不是对艺术家的取代,很可能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这种探索是必然的。Wolman 强调了对艺术的跨文化问题和人工智能介入的问题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思考。高峰用八个字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经验:“先教再问,效果加倍”。同时,学术点评一致认为,此次沙龙研讨的主题和内容不仅学术性强,而且直面前沿,直面不确定性,直面探索与发生的共时性,丰富而深刻,非常精彩!

最后,北京大学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联合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际艺术实验联盟主席、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林一教授代表论坛组委会做简要总结并宣布论坛闭幕。她说,为期两天的论坛,可以说,第一天更多的是回望历史,讨论未来,而今天的沙龙,则是未来已来,拥抱未知!两天深度的学术探索与碰撞,为“跨文化艺术创意、制作与传播”这一主题贡献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启迪和文献集锦。感谢各位演讲嘉宾的精彩演讲,期待大家一直并肩探索,创造一个更加开明、更加鼓舞人心的跨文化氛围,繁荣和发展跨文化艺术事业,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人类故事。

至此,“跨文化艺术创意、制作与传播论坛暨国际艺术实验联盟成立十五周年纪念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


论坛闭幕






上一篇:前沿观点 精彩纷呈
跨文化艺术创意、制作与传播论坛
暨国际艺术实验联盟成立十五周年纪念研讨会
主论坛学术回顾

最后一页


返回上一页

基地概况

基地介绍
组织机构
理事会
学术委员会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文化部项目

合作项目

ILSSA
调研会
合作实验室

研究团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文化部项目